“大家帮我拼一单”“点一下就有优惠”“大家一起来团”……在微信群聊里,这样的对话不时出现。
近年来,我国社交电商发展方兴未艾,涌现了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。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,过去5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0%,去年成交额达1.2万亿元,社交电商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、推动产业升级、拓展消费市场、增加就业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。但随着社交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,良莠不齐的问题相伴而生。比如,假货、次品等顽疾,售后服务差、过度分享对用户造成滋扰等,也饱受诟病;一些社交电商甚至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,收取人头费,与传销行为相似等等,这些现象说明,部分社交电商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走歪了路、念歪了经。
这些问题是值得社交电商平台经营者反思的。对于平台运营者来说,用户是最重要的资源。如果片面追求营销效果而不顾商品质量,盲目追求用户体量而不顾服务品质,最后只会制约自身发展。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朋友圈也不是法外乐土。面向未来,社交电商发展只有放弃短视,放眼长远,行业发展才能逐渐告别野蛮生长阶段,步入“下半场”。平台方要加强自我约束,规范网络销售行为,实现良性发展,避免过度“透支”用户信任。同时,要想使这一销售模式持续健康发展,还需尽快补上管理短板。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出台产品和服务标准,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支持,打造有利于社交电商规范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。 陈志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