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按道理说是一种很好的保障机制,通俗的说就是用大家的钱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买的是心安,买的是保障,可是为什么保险沦为了人人唾弃的对象呢?
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保险的营销方式。一进入保险公司就会给你进行洗脑教育,某某某自从干了保险行业,一个月赚几万,某某某干了一年保险,买房又买车等等。
但实际情况如何呢,的确先入行的赚钱了,而且好多人说是赚钱了其实不过是买了一堆保险给自己。
既然说到这里,就要说说保险的业绩。每个人刚进来保险公司,都会给你讲一大段业绩提成问题,完成多少拿多少钱,完不成又如何如何。导致很多新人为了完成业绩就从亲戚朋友开始下手。经常为了促成交易,不惜夸大其词,含糊条款,为以后埋下隐患。
我最反感做保险的人一点是他们自从入了这个行业,三句话都离不开本行,喋喋不休,唠唠叨叨。我曾在长途大巴上凑巧遇到个朋友搞保险。这下好了,一路上给我讲了三个小时保险,把我听的恨不能打他。这种急功近利的营销方式,极大的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。做生意本来就是清淡如水,你情我愿,要搞绑架,只能适得其反。
话说回来,近年来我们也应该看到保险深入人心的一面,比如车险。买车险已经成了每个车主的共识,而且大家实实在在得到了保障,用事实说话是最好不过的营销了。
总之,在我国,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如果保险行业脱离不了传销的那种庞氏骗局的模式,那永远只会令人厌恶下去。